首页

舔女王的靴

时间:2025-05-30 00:03:55 作者:九元航空将连开两条大阪国际航线 浏览量:21031

  中新网九江12月8日电 题:鄱阳湖畔的“观鸟导游”

  作者 朱莹 吴敏

  大雪时节,晨曦初照,鄱阳湖湿地薄雾缭绕,红黄相间的水杉林高低错落,蓼子花、草海交织其间,远处不断传来鸟鸣声,数十只候鸟栖息、觅食、飞翔。

  “右前方的农田里,有几只白头鹤,快拍!”在鄱阳湖畔的江西九江共青城市江益镇,余鹏海举起望远镜观察片刻后,指着不远处的农田说。

  闻言,来自新加坡的观鸟爱好者黄俊祥、刘伟豪架起长焦镜头,对准几只白头鹤,拉近对焦、按下快门。随后,黄俊祥难掩兴奋地展示,“太幸运了,旅程最后一天,拍到了白头鹤一家四口!”

12月6日,鄱阳湖畔的江西省共青城市江益镇圩堤上,余鹏海(右一)带领来自新加坡的观鸟爱好者黄俊祥、刘伟豪拍摄候鸟。吴敏 摄

 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,也是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,全球95%以上的白鹤、80%以上的东方白鹳、70%以上的白枕鹤在鄱阳湖保护区内越冬。

  今年40岁的余鹏海是一名职业“观鸟导游”。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候鸟季,他带领海内外游客在鄱阳湖观鸟、拍鸟,目前共接待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鸟爱好者。在他的带领下,海内外游客认识、欣赏到了许多中国特有鸟类。

  “中国是全球观鸟热门国家,我去过北京、天津、上海等地拍鸟,鄱阳湖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,在‘鸟哥’(余鹏海)的带领下,环鄱阳湖八天,我们的‘目标鸟’全部拍摄完成,甚至还有意外之喜,拍摄到了江豚。”刘伟豪说。

  “观鸟导游”在中国是新兴职业。余鹏海告诉记者,目前职业“鸟导”不足20人,“‘鸟导’不仅要带领游客找到目标鸟群,更要对各种鸟类形态特征、栖息习性等了如指掌。”

12月6日,余鹏海在鄱阳湖畔通过望远镜寻找候鸟。吴敏 摄

  “听声辨鸟、见羽知禽”,带领游客观鸟近20年,余鹏海练就了一身“绝技”,“在接待今年首批游客之前,我环鄱阳湖侦察了三次,手机里存有一千多种鸟的叫声。”

  在黄俊祥看来,“观鸟导游”不仅给鸟类拍摄、研究提供很大帮助,还能帮助游客了解当地人文风俗,带动更多人关注自然、保护环境,“我们已经预约了明年夏候鸟的拍摄。”

  余鹏海见证了鄱阳湖生态环境越来越好,十几年前,千米外才能看见候鸟,且候鸟警惕性极强,现在距离几十米就能拍摄到,“越来越多鸟类爱好者慕名而来,我的预约游客已经排到了明年2月底。”

  观鸟的小众群体正呈现出大众化趋势。《2023年中国内地观鸟爱好者和观鸟组织本底调查报告》显示,截至2023年末,中国大陆观鸟爱好者人群数量已超34万人,5年来净增20万人。

  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观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余志标介绍,随着观鸟旅游兴起,鄱阳湖成为热门观鸟地,职业“鸟导”除了带领游客观鸟、拍鸟外,还需提醒、制止游客不规范行为,如破坏鸟类栖地环境、抛食引诱等,“未来我们将培育专业‘鸟导’队伍,探索观鸟导游资格认证制度,壮大观鸟产业。”

  如今,鄱阳湖畔处处建起了观鸟驿站,开发设计了观鸟线路,观鸟经济带动了周边餐饮、住宿等诸多方面消费。

  当日下午,送走黄俊祥等人后,余鹏海马不停蹄接待下一批游客,他脖子上挂着望远镜、带上游客,去郊野、湖区、农田,寻找、等候、观察、记录。(完)

【编辑:李润泽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保护“湿”与远方 重庆全域推广“小微湿地+”模式

经查,保建彬背离初心使命,毫无党性原则,搞团团伙伙、利益交换;对抗组织审查调查,参加迷信活动,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;罔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长期收受下属及管理和服务对象礼品、礼金,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,在交通方面谋求特殊待遇;对其子经商办企业情况隐瞒不报,为他人职务晋升提供帮助;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车辆、住房,由他人支付应当由其个人支付的费用,违规占用公物归个人使用,违规套取公款用于接待支出,向管理和服务对象出售房屋、车辆;插手干预司法,工作中不正确履行职责,造成不良影响;违反生活纪律;私欲膨胀,既想当官又想发财,擅权妄为,贪污公款进行挥霍;长期以权谋私,与商人老板沆瀣一气,大搞权钱交易。

超5000列!前9个月阿拉山口口岸中欧(中亚)班列通行数量创新高

春和景明 山东多地赏花观景正当时

作为“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”主办方之一,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党委书记、社长柴燕菲表示,决定一个地区兴衰成败的关键,不是时间的长度而是承载的厚度,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城市建设的高度、产业发展的强度、人文蕴含的温度。中国拥有数千个县级行政区,各类因素相互交织,致使城市发展路径迥然不同。瓯海历届区委、区政府因地制宜、因时制宜,处理好“城产人”的辩证关系,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。

卸任7年的“老虎”洪礼和被查,上月底曾公开露面

活动期间,来自香港多家中小学和大学的45位师生到访中国建材和中国玻璃、中冶国际、邮政储蓄银行等,近距离接触内地前沿的科技创新成果,了解国家科技领域的迅猛发展和巨大成就。

东西问丨徐晋林:敦煌文化手工书如何促进东西方艺文“美美与共”?

北京9月26日电 (记者 门睿 金旭)作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标志性工程,中老铁路国际货物运输量日前突破1000万吨。多位周边国家华侨华人在接受记者连线采访时表示,中老铁路为当地发展带来诸多机遇,期待其未来能进一步加深区域经贸人文交流,实现互利共赢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